「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遠赴國外遊學,最重要的期待當然「要安全」,更要「有價值」。如果「遊學」的目地是為了「教育與視野」,那麼產品「內容」就非常重要了。下列各項是評比品質的重點,除了深入檢視之外,還要特別注意主辦業者對於所有「承諾」,是否「白紙黑字」寫清楚、講明白?

  • 1法律要求「文宣視同合約」,忙碌家長知道嗎?

    台灣的法律規定,遊學團的所有文宣內容都屬於合約的一部份,導致一般投機業者多半不敢白紙黑字明確寫明。而僅以形容詞模糊帶過,或以口述強調品質,家長們不僅要睜大眼睛慎選,更要注意口說無憑的陷阱。
  • 2遊學資訊大爆炸,誇大不實你信嗎?

    網路時代來臨,對資訊蒐集雖然帶來許多方便,卻也給投機者無限機會,導致網路上宣傳花招洋洋灑灑,真真假假分不清。不但各種誇大不實的得獎照片充斥、與名人合影的照片更是令人眼花撩亂,這些照片及文宣內容究竟是真是假?家長們根本無法查證。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3浮誇「主辦年份」太超過,如何破解要技巧!

    為了博取家長信任,不肖業者往往浮誇「主辦年份」,把每年辦「幾次」誇大灌水成「幾十屆」、「幾十週年」;或將購併來的留學公司,硬是把毫無主辦遊學團經驗的旅行社年份綁在一起;更有國外連鎖語言學校,採用國外公司成立的年份,標榜幾十年經驗…,凡此種種名不符實的遊學團不勝枚舉。這種蓄意欺騙行徑,還有品質信譽可言嗎?因此,應要求業者提出「歷年主辦」的出團證明,如歷年照片、招生簡章之外,更要細心追究到底是代售別人商品,或實際自家出團?加上多方查詢出團口碑,才是證明遊學品質的第一保障。
  • 4「真早鳥,假優惠」,促銷花招攏是假!

    常見各式各樣的促銷優惠,其中最令人心動的莫過於「早鳥優惠」,從10,000∼25,000元不等,真的有被「早鳥優惠」了嗎?假如差價可以如此之大,是不是意味著一開始的產品定價太不實在呢?真正的「早鳥優惠」活動從歐美國家開始,條件是「一年前或半年前」。鼓勵民眾提早預訂,如旅遊、機票、飯店、郵輪、歌劇...等,預定日期越早,優惠越多。這種方式套用在遊學團,只能說「非常不實在」。因為,每年遊學團的報名日期從3月∼5月中旬,由於日期非常集中,哪構成「早鳥優惠」條件?業者早就將優惠金額計算在成本內,以數字遊戲造成錯覺,藉此催促報名,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優惠。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5「假日期,真出團」?真的騙很大!

    優質的遊學團,每梯次都採「限量招生」,藉此達到國際學生比例的混合效果。但某些遊學公司卻極其誇張的標示大量團名及出團日期,目的只為了讓家長以為出團多,必定經驗足、口碑好。事實上,暑假是航空公司旺季,取得團體機位非常不容易。標示這麼多出團日期,擺明就是「僅供觀賞」。說穿了就是一組機位,不同的團名同時銷售,哪一團報名人數多,就集中火力衝人數,其他日期就宣稱「額滿了」。以此製造熱賣假象,是不是「騙很大」呢?因此,家長們應要求業者提供機位確認的電腦代號。要注意「一個團,一個電腦代號」,如果很多團,卻只拿得出一組電腦代號,真假馬上就破功啦!
  • 6教育部「查核」遊學契約書,業者誤導「評鑑品質」動機可議!

    教育部規定所有遊學團必須簽訂遊學契約,消保會對契約書也有「應記載」及「不應記載」的法條規定。每年業者必須在教育部規定的期間提交教育部進行「查核」,其目的只是檢核合約書的條文是否符合規定,與遊學團品質無關,卻被部分業者大肆宣稱是「教育部評鑑優等」,把教育部當成遊學品質的背書單位,意圖誤導消費者的不良動機太明顯。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7履約保證合格嗎?醫護安全措施呢?

    教育部規定,所有業者必須投保「遊學1000萬+旅遊1500萬履約保證保險」,這個法令已經自2006年開始實施迄今,但是目前全台灣符合履約保證規定的業者卻僅有區區不到30家。許多業者遊走在不法的情況中公開招生,家長們不可不慎。此外,最重要的人身保險足夠嗎?除了該有意外險、醫療險之外,口碑良好的專業遊學營還會有24小時營區警衛、急診救難員及護士全天候值班,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是一般低團費遊學團所缺乏的。
  • 8「實習領隊」與「專業領隊」,安全保障差很大!

    教育部規定,遊學團領隊必須全程隨團,然而最常見僅在上課期間派一般職員或老師充數,最後一週旅遊期間才另派領隊隨團;部份團體更大膽選派無照領隊,不但違反法律規定,更罔顧學生安全。許多業者平時沒有旅遊業務,只能臨時招募領隊,雖然擁有合格領隊證,卻是毫無帶團經驗的「實習領隊」,一旦碰到急難事件時,根本完全無法應變。領隊的專業程度反映在費用上,攸關孩子安全最重要的第一線「領隊」,您選擇哪一類呢?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9如何定位遊學目的?如何評比遊學課程價值?

    短期遊學的主要目的不是遠征國外學文法、背單字,而是提供孩子們一個完全英文的環境,將平時已經學會的英文使用出來﹔並且藉由2∼4週的課程中,透過主題式單元學習,將遊學國家的環境、歷史、文化、教育、藝術、運動休閒、節慶及人民生活習慣...等,有全面了解。此外,學員更可以體驗各國教師不同教學法、適應不同國家英文口音等。因此,若遊學團過度強調全天上英文課或過度誇大學習效果,都是「不實在」的做法。
  • 10世界名校VS.語言學校(補習班),差別在哪裡?

    遠赴國外遊學,當然要首選世界名校,因為體驗名校學風是遊學最重要目的之一,著名的大學有一定收費標準,卻可以讓學員享有大學教授優異師資、專為短期遊學設計的主題式單元課程、學員可以完全享用校內軟硬體育樂設備、校方嚴格控管醫護住宿安全、選派校內優秀學子擔任輔導員、專任營養師餐飲調配⋯等保障,自然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反觀一般語言學校(類似台灣的補習班),環境多半位於市中心的大樓內,沒有校園及週邊運動設施,課程多採制式語言教學,學員年紀限制16歲以上。這種英文補習班型的環境,根本無法體驗名校洗禮、激發潛能,也會因語言學校師資水準不一、設備普遍不足、加上教材內容並非專為短期遊學設計⋯,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11遊學團的地點明確嗎?有學校名稱嗎?城市安全嗎?

    眾多標榜牛津大學團、劍橋大學團等營隊,若沒有細看,往往以為遊學地點就在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內。事實上都是前往牛津、劍橋地區的一般學院或語言學校。這種魚目混珠的招式,忙碌的家長因來不及細看而上當的情形不勝枚舉。此外遊學城市的選擇與孩子安全息息相關,一般語言學校多設於大城市,學生往返寄宿家庭交通極為費時,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們更是安全堪慮。加上暑假期間學生數量暴增,導致寄宿家庭嚴重不足,不但無法享有最起碼的照顧,更別談體驗寄宿家庭樂趣了。
  • 12旅遊、學習都兼顧了嗎?精華景點有深入遊嗎?交通安排呢?

    將「學習」與「旅遊」完美結合,才能達到遊學的價值與目的。但是仍有許多遊學團強調「全天上課」,忽略旅遊行程的重要。試問,長途遠征至國外,若僅在學校內全天上課,豈不等於將台灣補習班搬至國外?更有極多數的遊學團為了降低團費,旅遊行程不但投機且偷工減料,常見在30分鐘就能逛完的小型博物館內混全天。此外,食宿安排也未比照觀光團的標準,因此,家長應細察每天行程內容,是否僅限學區所在的城市?或延伸到其它城市?城市間交通以國內飛機接駁或是長途拉車?若全程侷限一地,捨棄最重要的精華城市,參觀的景點過門不入⋯凡此種種,青少年的權益可損失大了。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13除了上課,下午的活動安排呢?

    優質的遊學營大都以戶外教學及實際參觀體驗為下午活動的主要設計,由於戶外行程必須增加人員隨行、巴士費用、門票支出...等,因此,較廉價的遊學團只能利用語言學校中有限的設備如打球、游泳、玩團體遊戲,收費雖便宜,但收穫稀少虧大了!
  • 14吃得健康均衡嗎?住在哪裡?

    一般遊學團不但常在遊學期間的飲食安排上出現疏失,旅遊期間的餐飲,也未能比照大人觀光團的標準安排。事實上,發育中的青少年,食量比成人還要大,絕不可以馬虎處理。男女分開住宿學校宿舍或經由學校嚴格篩選的寄宿家庭,當然才能給孩子的安全高保障。旅遊期間是否住宿於觀光級旅館或只是收費低廉偏遠的汽車旅館...等,都是比較的要點。
  •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安全」與「價值」大檢驗
  • 15必要費用全含了嗎?自費項目合理嗎?

    除了團費以外,業者經常把必要費用如:機票燃油費、機場稅、領隊小費、司機小費、行李小費、午餐費、參觀門票費...等列為不包含項目。旅遊期間前往遊樂場,學員還必須自理午、晚餐費...等不合理現象。其目的就是讓團費看似低廉的假象,等到實際出團時,家長就必須另外準備高額零用錢。孩子在國外對於各種名目的費用也無能力加以評估是否合理就一一支付,導致精打細算的家長事後一加總,才發現一點也不便宜。
上述15點,與遊學營的品質環環相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少了抽絲剝繭了解內情,將讓孩子完全得不到出國遊學的價值,只是到國外晃一圈,白白浪費錢財與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