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動物大遷徙是舉世聞名的世界自然奇景,年年上演的原因只為尋找水源及食物,主要路徑橫跨坦尚尼亞的「賽倫蓋堤」及肯亞的「馬賽馬拉」二大動物保護區之間。
會出現在非洲動物大遷徙季節的動物包括:斑馬、牛羚和瞪羚,先鋒部隊是偏愛吃長草頂部的斑馬,數量約 20 萬隻,接著是數量約 120-150 萬頭的牛羚, 喜愛啃食被斑馬吃過的草莖部,隊伍的最後是數量約 30 萬頭的瞪羚,因為糧草的莖部被牛羚啃食後會長出嫩芽,正是瞪羚最喜愛的美味。
塞倫蓋堤的面積比馬賽馬拉大 10 倍,百萬動物散落在如此大面積的國家公園內,並不會覺得數量龐大,但是依照動物大遷徙的時程,每年 7- 9月所有的動物幾乎已經全部抵達肯亞,此時,數百萬的動物大軍齊聚在面積只有塞倫蓋堤十分之 一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這種百萬大軍齊聚的場面以「壯觀、震撼」都不足以形容,因此,每年7-9月的焦點當然在肯亞的「馬塞馬拉國家公園」,若有幸親睹,絕對是畢生難忘的視覺體驗。
肯亞境內就有高達47個國家公園,一般遊客除了在「馬賽馬拉」觀賞動物大遷徙之外,都會同時造訪多個國家公園。事實上每個國家公園的動物種類都差不多,最好能夠精選具有重點主題的國家公園,如以400多種鳥類生態聞名的「納瓦夏國家公園」、以及可以觀賞紅鶴生態的「納庫魯國家公園」等,才不會導致每天所見場景太重複,還要忍受長途顛簸之苦。
肯亞及坦尚尼亞的國家公園內,草原廣闊且路況顛簸,當地司機不但須熟悉路況,更要隨時彼此通報動物足跡。因此,必須一律採用四輪驅動越野車,才能確保旅途一路順暢。一般便宜團為了節省費用,也會採用麵包車,這種車輛若遇路況不好的時候,就很難體驗暢快奔馳的競逐快感。
參加非洲動物大遷徙季節的旅遊是一生一次的難忘經歷。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旅遊指南,幫助您做好準備,享受這段奇妙的旅程。
■ 防疫:出國前十天務必要注射「黃熱病預防針」,並攜帶黃熱病注射證明,以免被拒絕出境及入境。
■ 行李:旅途中行李必須隨車輛移動,由於四輪驅動越野車的後車廂空間有限,因此最好攜帶軟殼行李箱,避免攜帶硬殼行李箱,導致行李無法放置。
■ 衣物:輕便舒適的衣物,不過清晨及晚上可能會降溫,務必攜帶保暖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 用品:當地購物不便,個人盥洗用具必須攜帶齊全。防曬用品、帽子、太陽鏡、望遠鏡、相機和充足的記憶卡等。此外,防蚊用品、常備藥品以及簡易醫療用品也是必備的。
■ 時差:坦尚尼亞、肯亞的時間都比台灣慢5小時。
■ 電壓:在非洲,電壓通常為220~240伏特,因此請務必攜帶變壓插頭,以確保您的電子設備能夠正常使用。
■ 插座:在坦尚尼亞和肯亞,您會發現使用的是三孔英式插座。因此,請準備好相應的轉接器,以便您可以充電和使用您的電子設備。
■ 貨幣:肯亞及坦尚尼亞的流通貨幣是先令,而美元也被廣泛使用。但由於使用先令的機會不大,因此建議攜帶美元現金,入境後在機場兌換少許先令即可,以免沒用完無法換回美元。
■ 氣候:東非各國全年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溫度約20-25℃,但由於早晚溫差大,建議攜帶外套以應對天氣變化。
■ 飲水:在東非各國,所有生水都不適合飲用,必須喝礦泉水以確保健康。
■ 交通:非洲地區交通混亂,居民不太守秩序,過馬路需小心。當地計程車很貴、交通不方便, 加上非洲的路況普遍不好,遇下雨天路面泥濘,車子拋錨是常有的事,若遇車子拋錨也不可隨意下車,以免遭到野生動物的攻擊。
■ 安全:非洲國家貧富差距很大,國家公園內的飯店門禁森嚴,飯店外容易被搶,因此,晚上千萬別冒險單獨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