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來到美國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美國在那時彷彿是另個世界般,語言不通、市容景觀差異也很大,但因為是有親友當嚮導,所以接觸到的風土民情並不多。這一次,我參加了遊學團並再次踏上了號稱文化鎔爐的美國土地,收穫的成果遠超我想像。
下著大雨的台北,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與父母在桃園機場告別,這是我第一次離開我父母獨自出國。為了辦理複雜的出境手續所以提早來到機場,但登機口卻傳出了飛機延遲的廣播,延遲的消息成為了我與其他夥伴熟稔的契機。目前就讀的學校、年齡、最難記的名字等,我們慢慢在閒聊間對彼此有了初步的認識。又一次廣播打斷我們的談笑,開始登機,雙手拖著累贅厚重的行李卻帶著高昂的興致朝美國出發!


宿舍,是到美國的第一站,也是友情的起點。UCD的宿舍既乾淨又舒適,兩人一寢的設計我覺得非常適合我,既不會令人感到擁擠也不會孤單。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蓮蓬頭水太小吧。當我發現我的室友跟我讀同個大學時,那種驚喜的感覺難以言喻,而且比起我凌亂不堪的行李,他在寢室整潔的那一角,平衡了我們房間的雜亂。住宿舍的人每天朝夕相處,作息也幾乎一樣,一起吃早午晚餐、一起騎車上課、一起去ARC→也就是學校富麗堂皇的健身中心,那種華麗是我在台灣聞所未聞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三兩天我們彷彿就已經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般密不可分。
清晨寒冷、午後溫暖、夜晚涼爽。戴維斯的年氣有別於台灣的濕熱難耐,乾燥清爽的天氣讓每天騎腳踏去上課的路上都猶如出外踏青般自在舒服。一週四天,每天四小時的課程就是我們來UCD的主要目的,老師有如學習夥伴般友善的引導你發言,在教室裡沒有一定的對或錯,所以我能很肆無忌憚的發言也不怕說錯話。來自日本的同學們佔多數,他們也很願意與我們交流。放學後便在在偌大的校園中悠閒的騎車,回去的作業雖然不少,但不會令人感覺到壓力,這種輕鬆的學習氛圍在台灣是覺得體驗不到的。


來美國的這一個月,因為時間上的短暫所以行程很緊湊,幾乎每個假日都排了滿滿的行程。有可以享用美食並在草坪上野餐的農夫市集、還有擁有巧奪天工美景的優勝美地、老城風情的沙加緬度。在諸多景點中,我最喜歡的是離學校僅兩個小時車程的舊金山。有如都市叢林般,舊金山現代大樓林立,在大樓間透出幾縷陽光是在微冷的天氣中最舒服的溫暖,獨特的斜坡道路也讓人彷彿置身於電影場景中浪漫。三十九碼頭的鹹鹹海風配著極鮮的生蠔愜意至極,還有充滿特色的古著街,喜愛穿搭的我簡直置身天堂。但大城市的缺點特別明顯,到處都是流浪漢,到治安稍微不好的地方就會格外緊張,四處飄散的大麻味及遍地的垃圾令人作嘔。這種經驗都是在治安好的台灣體不到的。
美國這一趟原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英語能力,但在提升英文聽說能力的基礎下,更多的是大大的開拓了我的眼界也交到了一群朋友。我看到了美國的好、也看到了美國的缺失,這一次遊學是我人生中難忘的一個月,獲得的人生體驗是無可比擬的。